這一款是防眩光的OCA:
可見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,作為核心材料之一的OCA光學透明膠也需要不斷地升級更新。
很多時候,大家喜歡對一類產品進行分類,那么從應用的角度,OCA的各種細分呢?今天我就給大家大致列一下,僅供參考。
1)最基礎的薄膠
一般厚度是25-125um,丙烯酸酯類,主要應用于GF/GFF等外掛式觸摸屏功能片的應用,粘接ITO薄膜和蓋板玻璃等,目前這一部分市場,基本上都是國內企業在供,如中山皇冠,安徽富印等等。由于這一類應用會越來越少,所以基本上市場體量也已經固定,很難大幅增長了。
2)全貼合應用厚膠
一般厚度是100-250um左右,丙烯酸酯類,主要應用于觸摸屏或者蓋板玻璃與液晶屏的粘接,消除外掛組件和顯示屏中間的間隙,可以有更好的對比度等優點,這個也是目前國內OCA廠商逐步替代國外產品的應用,主流幾個代表性的大客戶,在綜合對比各方利益后,慢慢會采用國產的產品。我估計他們也是不太愿意換的,目前國外的全貼合OCA用的很穩定,價格也很便宜了,良率又高,冒著品質和良率風險的責任去換國產,何必呢?所以驅動力還是不夠的。
這類產品的返修市場是目前國內大部分廠商都在耕耘的地方,價格已經殺的一塌糊涂了,代表的企業如日久,金張,富印,皇冠等等。
3)高或者低介電常數的OCA
這個是全貼合OCA的一個功能附加,主要面向一些中尺寸的筆記本電腦領域,為了滿足觸控芯片廠商,對整個觸控屏介電參數的設置,有更好的觸控信號穩定而開發的,相對而言是小眾一點的應用。這個目前3M的供應會多一些。
4)納米銀兼容OCA
這個是在薄膠OCA的基礎上附加了功能,這個和阻隔UV的OCA也有點類似目的,針對市場上大尺寸的GFF結構的那些工控屏或者電子白板等產品,兼容納米銀透明導電膜的一類OCA,由于納米銀在市場上越來越少,所以這一類的應用也越來越少。以前這個是3M和LG化學的產品占主流,現在國產的如皇冠等也都基本可以滿足要求。
5)面向盲孔屏的OCA
這個是全貼合OCA功能的附加,針對顯示屏上攝像頭區域的小孔,OCA超級的填充段差臺階的性能,可以幫助顯示屏廠商簡化工藝,不用在液晶屏上開孔而實現界面的填充。當然這個也可能算是一個過渡類型的產品,將來也不會是一個主流產品。這個是3M最早推出,而且還有專利保護,國內的如新綸和凡賽特也有類似產品。
6)聚烯烴類熱熔型膠膜
這個一般厚度200-500um左右,由一些聚烯烴類熱塑性材料做成,貼合需要高溫熱壓,主要面向大尺寸的屏幕貼合,但是性能上存在如黃變等風險,所以市場也一直不大,以前國內的如深圳高仁和廣州鹿山做的多一些,慢慢的這兩家也轉向了丙烯酸類膠膜產品。
7)丙烯酸聚氨酯改性膠膜
這個都是500um以上厚度的產品,主要面向大尺寸的電視那么大尺寸的貼合,由于需要填充非常厚的間隙,達到2-3mm那樣的厚度,這類產品就比較合適,常見的就是日本的坂東或者國內的南通康爾樂等公司在供。
8)一體黑OCA
這是全貼合OCA的一個功能附加,通過添加黑色或者其他顏色的色漿,做成各種顏色的OCA,多用在車載顯示屏上,可以提高車載顯示屏在熄屏狀態下的外觀質感,但是由于犧牲了很多透光率,對顯示的亮度等是副作用,所以也是一個小眾的產品。
9)塑料面板粘接
以前電阻屏手機的時候,蓋板有的使用PC,PMMA或者復合的材料,但是比較低端,現在很少了,但是車載屏用了不少這些塑料蓋板,針對這個應用,也需要OCA進行特殊的配方設計,滿足塑料蓋板形變和釋氣的問題。這部分產品日東,琳得科等有不錯的表現。
10)OLED曲面粘接
針對一些OLED屏的曲面粘接,需要OCA很強的抗起翹等性能,這部分產品,3M的產品是主流。

11)丙烯酸系膠水
丙烯酸類的膠水,液體的產品,以前是迪睿合和漢高為代表,但是由于膠水的貼合設備昂貴以及工藝控制復雜,目前市場上已經非常少了。

12)硅膠系膠水
雖然丙烯酸類膠水比較少,但是由于在車載市場上,對高溫高濕,耐高低溫等條件嚴苛,普通丙烯酸類相對處于弱勢,不是丙烯酸類不能用,只是從原理上,硅膠會更好一點。所以以瓦克,邁圖等公司為代表,有硅膠膠水類產品,當然國產也有一些產品,表現出不錯的性能。
13)硅膠的膠膜
這類產品,目前市場相對玩家會少一些,因為對硅膠的工藝處理以及離型膜的搭配方面,很考驗材料廠商的能力。
14)OCA的延伸產品
OCA大部分都是不含基材的純膠膜或者膠水產品,如果配合一些功能膜,也會延伸出其他產品,比如手機鋼化玻璃保護膜,顯示屏內或者外防爆膜,低反射膜或者3A防爆膜等等。
來源:膠膜矩陣